一、計畫緣起:
教育部為推動校園防災教育並配合行政院國家防災日全國學生地震演習活動,提升校園災害應變能力,結合地方政府辦理校園防災應變演練活動。
二、計畫依據:
(一) 113 年度國家防災日各級學校及幼兒園地震避難掩護演練實施。
(二)宜蘭縣政府113年8月1日府教資字第1130121392B號辦理。
三、計畫目標:
(一)配合「國家防災日」活動,實施學校地震避難掩護演練,熟稔「趴下、掩護、穩住」抗震保命三步驟, 強化師生地震災害應變處理能力,俾利進行防震準備,有效減低災損,以維護校園及師生安全。
(二)強化本校師生災害觀念及應變能力,促使防災教育向下紮根,特訂定本實施計畫。
四、演練日期及人員:
(一)預演日期:112年9月18日(星期三)第六節班會,宣導後辦理疏散預演,共辦理1次。
(二)演練日期:112年9月20日(星期五)9時21分至9時41分(雨天室外部分延期辦理)。
(三)演練人員:全體教職員工及學生,約60人。
五、演練項目:
演練項目 | 演練內容 | 注意事項 | 時間 | 分 |
1.地震發佈 | 情境模擬: 宜蘭外海15km、深度20km處,發生規模5地震,搖晃時間持續45秒。 | 1. 立即執行趴下、掩護與穩住動作,(不需要求學生開門與關閉電源)。 2. 保護頭部及身體,保持冷靜,立即就地避難,盡可能避開傾倒之物品。 3. 室內:躲在桌下時,應以雙手緊握住桌腳。 4. 室外;應立即蹲下,用手肘或書本等物品保護頭部,並避開可能的掉落物。 5. 任課老師應提醒及要求同學避難掩護動作要確實,不可講話驚叫。 | 09:21 / 09:23 | 2 |
1. 強震即時警報發布地震訊息與廣播聲響。 2. 學輔主任負責廣播:「地震!地震!全校師生請立即就地避難掩護!」。 3. 師生立即就地避難掩護。 | ||||
2.啟動緊急應變組織 | 1.學校受災,成立應變組織,通報組以電話、傳真、上網或簡訊方式通報災情 2.避難引導組立即就位並勘查疏散路線以無線電回報副指揮官 3.疏散動線暢通,副指揮官發布開始疏散指令:(哨音)一長音三短音(重複三次),全校開始疏散至集合地點(操場司令台前) | 本校緊急應變中心現在正式啟動,所有防災應變小組成員馬上就未執行工作。 | 09:23 / 09:28 | 5 |
3.逃生避難引導 | 1.聽從師長指示依平時規劃之本校防災疏散避難圖(如附件)路線進行避難疏散(離開場所時再予以關閉電源)。 2.抵達安全疏散地點,各班任課老師於疏散集合後5分鐘內完成人員清點及回報,並安撫學生情緒。 3.應變搶救組進入教學區檢視建築狀況並向副指揮官以無線電回報。 4.本校遭受地震,校舍未受損,沒有安全顧慮。 5.由指揮官(校長)對師生精神講話。 6.師生依學校課程排定回教室恢復上課。 | 1. 以防災頭套保護頭部。 2. 不語、不跑、不推(避免嘻笑),在師長引導下至安全疏散地點集合。 3. 以班級為單位在指定位置集合(集合地點在空曠場所,不需再用物品護頭)。 4. 導師入班並確實清點人數,並逐級完成安全回報。 | 地震疏散09:28 / 09:41 | 13 |
沒有課務之教職員請至校長室召開檢討會。 |
六、任務分工表:
編組 | 負責人員 | 負責工作 |
指揮官 | 謝惠娟校長 | 1. 負責指揮、督導、協調。 |
副指揮官 (兼發言人) | 陳佑任 | 1. 負責統一對外發言。 2. 通報中心受災情形、目前處置狀況等 |
搶救組
| 黃允萲(組長) 楊珮(副組長) 洪思敏 成政育 | 1. 受災學校教職員生之搶救及搜救。 2. 清除障礙物協助逃生。 3. 強制疏散不願避難之學校教職員生。 4. 檢傷分類,基本急救、重傷患就醫護送。 5. 心理諮商。 6. 急救常識宣導。 7. 提供紓解壓力方法。
|
通報組
| 李雅慧主任(組長) 張其萍 (副組長) 藍慧貞 吳素琴 | 1. 通報應變中心已疏散人數、收容地點、災情及學校教職員、學生疏散情況。 2. 負責蒐集、評估、傳播和使用有關於災害與資源 狀況發展的資訊。 3. 負責協調及主導各組中所有運作。 |
避難引導組
| 王崇師(組長) 林錦全(副組長) 各班導師 任課教師 | 1. 分配責任區,協助疏散學校教職員、學生至避難所。 2. 協助疏散學校教職員、學生至避難所,協助登記身分、人數。 3. 設置服務站,提供協助與諮詢。 |
七、本計畫經校長核准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承辦人: 主任: 校長: